今年適逢孤鸞年,但依舊有不少新人拋開傳統習俗與另一半攜手步入紅毯的另一端。台灣結婚年齡日趨提高,連帶影響生育率下降,除了外貌、經濟以及學經歷條件外,近年全球大環境景氣影響,一般未婚民眾對於結婚擇偶的條件也可能有所調整或改變,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,認識異性的管道或機會相較過去也可能減少許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相親銀行秘書長盧麗萍小姐指出,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,沒有機會就沒有緣份。盧麗萍表示我國未婚率逐年攀升,全台750萬單身男女,仍期盼找尋他的真愛,盧麗萍建議優秀的男女,必須即早勾畫出完美情人的藍圖,找出適合自己的擇偶條件,像是外表、學歷不一定能代表一切,有些內在特質、能力是考不出來的,例如:藝術、文化素質、正義感、專情程度等,還有很多內在的特質,若不透過實際相處將無法發現彼此的適性。

        盧麗萍特別強調現代人工作忙碌、生活圈狹窄,很容易封閉自己戀愛的機會,青春時光一去就不復返,因此建議工作之餘,開始尋找適合的對象,多給自己一些選擇的機會,增加或然率,相親銀行的會員成功交往的排約次數最少1次,最多36次,每個人遇到真命天子的時候不一定,最重要的是要踏出那一步,才能創造對的機會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波仕特線上市調網(
http://www.pollster.com.tw)、噓傳媒(http://www.sheeee.com)與相親銀行(http:// www.matchbank.com.tw)針對居住在北中南三地,20歲以上的網友進行「擇偶條件與管道」調查。結果發現台灣民眾在擇偶時,並沒有明顯的區域差異,最重視的第一要件皆為「興趣或個性是否相符」。然而,男性卻比女性重視「外表」(16%),高出女性6.15%,成為男性第二擇偶條件順位,其次則是「對於家用支出的共識 (是否經濟獨立)」,占11.75%。女性較男性重視婚後的生活狀況,如「對於家用支出的共識」,為女性第二重視的擇偶條件(12.64%),而「對婚後住所的共識 (是否與對方父母同住)」亦有相當程度的考量(11.22%),位居第三。

        從年齡上觀察,除了個性外,外表、經濟獨立、婚後的住所是國人最重視的條件,此外越年輕的受訪者越重視結婚時間的共識,35歲以上的民眾則較重視年收入、學歷、資產等現實因素。以學歷上觀察,除了普遍性的個性問題之外,高中職以下特別重視「婚後住所的共識」,大學以上學歷則較在乎「外表」條件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認識異性的管道調查結果中,以「朋友介紹」為一般民眾最常用以選擇與異性交往的管道(男性:38.91%,女性:42.78%),其次為「職場接觸的同事」的辦公室戀情,以及拜科技發達之賜所產生的「網路交友」管道。若以年齡分析觀察,發現年紀越長,越容易依賴長輩親友介紹的相親場合;年紀越輕,則越容易接受網路媒介來認識新異性。其中發現學歷變數調查數據中,碩士以上受訪者因學歷條件較高,特別不會將「外籍配偶仲介」做為未來擇偶的管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針對目前國人晚婚的趨勢,特別調查民眾對於適婚年齡的認定,調查結果中,女性受訪者因考量生育問題,多數認為在26~30歲為適合結婚年齡(53.75%),男性則認為31~35歲為最佳結婚階段(41.85%)。而年齡層越高,認定的適婚年齡也跟著提高。另外在受訪者學歷調查數據觀察,碩士學歷以上因為求學與工作關係,認為31~35歲結婚最為適當(碩士:45.54%,博士:52.63%);大學以下則降低至26~30歲(51.32%)。

        「沒有機會認識交往」的確是現代未婚男女社交圈太小的困難之處,除了上班、回家,還可以去哪裡?因此適婚男女可以嘗試參加一些健康的兩性活動,從大團體中的認識開始,較能從客觀的角度去認識不同的異性,學習與異性相處。結婚雖然不是解決單身問題的方法,但婚前若不懂得過單身的生活,儘管彼此符合各項理想的擇偶條件,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,結婚將會帶來更大的壓力。所以不論單身或結婚,都需要經過學習,才能享受和諧愉快的婚姻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20~50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,回收有效樣本為3,252份,調查時間為2009/06/16~2009/06/19,在95% 的信心水準下,正負誤差為1.72%%。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(Pollster Online Survey)透過網站市調平台,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;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,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。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,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。

波仕特線上市調網為美商全通行銷集團成員,上網搜尋「美商全通」。

圖說:性別與擇偶條件之交叉分析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tch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